重视儿童眼保健,守护孩子明眸“视”界
来源: | 作者:toys-100 | 发布时间: 2023-06-06 | 5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0~6岁是儿童眼球结构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,这一时期发生的眼部疾病及视力不良,如未及时诊治,可能影响儿童眼球发育,早期发现、及时干预,控制和减少儿童可控性眼病及视力不良的发展,预防近视发生。


 

 

 


1.新生儿期

(1)普遍性指导



新生儿仅有光感,新生儿视力发育需要良好的环境亮度,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,夜间睡眠时应关灯。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,新生儿出生时,眼睛发育未成熟,随着生长发育,眼球逐渐增长,眼屈光度数逐渐趋向于正视,这就是“正视化过程”。

6岁之前视力未正常发育,长大后将难以弥补,所以出生后就要有近视防控意识。斜视、弱视、先天性白内障等常见眼病一般发病隐匿,家长不易发现,需定期检查,早筛早诊早治。

(2)针对性指导

对于低出生体重儿或早产儿,应当在生后应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。并应遵照医生指导,按时接受眼底复查。若存在眼病高危因素,未做过眼科专科检查,请家长尽早就医。如果眼部分泌物增多,提示可疑为结膜炎或泪囊炎或泪道阻塞。可能由于泪道发育不完全导致,应及时就医治疗。


2. 婴儿期(3、6、8、12月龄)

(1)普遍性指导家长注意婴儿有无异常的视觉行为。婴儿应建议禁用手机、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。会导致远视储备量不足,容易发展为近视。
(2)针对性指导家长观察眼位是否异常,可疑为斜视,儿童斜视会影响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发育,应进行视功能评估及排查,及早诊治。



3. 幼儿期(18、24、30、36月龄)

(1)普遍性指导家长注意观察幼儿有无歪头视物、视物距离过近等异常行为。家长至少每半年带幼儿接受一次眼保健和屈光视力检查,筛查异常者应遵医嘱进一步检查确诊,及时矫治,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。建议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,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长。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。

 

(图中小朋友正在恩平妇幼保健院眼保健中心做屈光筛查)


(2)针对性指导

若儿童远视储备量不足,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发生近视的风险,并改变不良用眼行为,定期检查。



4.学龄前期(4~6岁)

(1)普遍性指导

家长至少每年带儿童进行一次眼保健和屈光视力检查,重点关注儿童弱视、斜视和屈光不正的筛查和治疗。要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,科学护眼和防控近视。


 

一旦发现儿童看远处物体模糊、眯眼、频繁揉眼等异常,要及时就医进行医学验光,并遵医嘱正确矫正。如果该戴眼镜而不戴,反而会加重近视度数的增长。

帮助儿童保留足够的远视储备量,“对抗”未来可能发生的近视。平时生活中家长注意观察,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


(图中小朋友正在我院眼保健中心进行视功能检查和视功能训练)


(2)针对性指导

确诊近视后应尽可能延缓近视进展,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而出现视网膜脱落等致盲性并发症。恩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眼保健中心是负责为全市0-6岁儿童进行定期眼病筛查和视力筛查,建立眼保健档案,向家长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眼指导建议;视功能检查和训练,为屈光不正视功能异常的儿童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;熟悉掌握儿童近视、斜视、弱视、先天性青光眼、先天性白内障及眼病等诊治。



恩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眼保健中心负责为全市0-6岁儿童进行定期眼病筛查和视力筛查,建立眼保健档案,向家长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眼指导建议;视功能检查和训练,为屈光不正视功能异常的儿童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;熟悉掌握儿童近视、斜视、弱视、先天性青光眼、先天性白内障及眼病等诊治。联系电话:0750-7818592